中国泵制造业,即中国泵工业或泵产业自1868年开始萌芽、成长、发展至今,已有145年的历史。1953年后,在原第一机械工业部和各省机械厅、局领导下,经过50年代、60年代和70年代努力,奠定了中国泵工业基础。改革开放后,中国泵产业及其技术发展进入了快车道,而真正高速发展是近15年的事,那是中国泵技术获得了历史性进步的15年,是中国泵工业全面地高速发展15年,是辉煌的15年。
中国泵产业的历史足迹
近代泵,自意大利拉梅利发明滑片泵至今,泵已发展到5000多个品种,跨越了433年历史长河。而泵的机器制造,即泵产业,自1790年至今也有整整243年历史。
对于我们中国来讲,泵及其机器制造是国外传进来的。就是“泵”这个字,古时候没有,辞源里查不到,而是在清朝初期,有人根据“Pump”发音“嘣浦”之嘣音,想到用一块石头扔在水里,发出“嘣”之响,造出了上石下水的会意字。现今在《康熙字典》之“备考”中查得到。
通常我们把1868年开始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称为中国泵产业的萌芽期。在那漫长时期,中国大地上已经有了4个专业泵厂。一个是1928年成立的长春魁利金制泵厂;另一个是1940年成立的北京同益水泵厂;还有一个是1930年成立的生产潜水电泵的香港地产建设商会(Reda)泵公司;最后一个是1946年成立的上海洽兴抽水机修造社,当年就测绘制造出中国第一台20cm深井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进入了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期,各地抓紧恢复原有生产水泵的机器厂,如上海的大隆、三藩、永固、华昌、洽兴和上海机器厂,哈尔滨春圃,长春魁利金,本溪的隆佑,博山的慎昌,北京的同益,武汉的开明、周恒顺,成都的洪安以及沈阳第六机器厂。1951年上海机器厂就制造170cm轴流泵3台、146cm混流泵2台,为福建长东连炳港排灌站提供设备,使颗粒不收荒地变成旱涝保丰收的丰产地。
1953年我国开始大规模经济建设,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成立了第一机械工业部和省厅局,中国泵产业管理体制逐步建立。相应成立了沈阳水泵厂、长沙水泵厂、哈尔滨水泵厂、无锡水泵厂、佛山水泵厂、重庆水泵厂、上海第一水泵厂等14家专业水泵厂。开发出K型系列单级离心泵、SM系列多级泵、Д型系列双吸泵。
1957年后一机部组织张传布等工程师对全国生产泵的企业进行调查,1959年开始布点和规划。这样自1958年开始至1984年,一机部和各省机械厅局对工业泵各厂共投资12000万元。其中1959年对15个水泵厂总投资4135.3万元,沈阳水泵厂、上海水泵厂、哈尔滨水泵厂、阳泉水泵厂、佛山水泵厂都是易地新建厂,本溪、大连、北京、石家庄、博山、兰州、重庆和武汉水泵厂都进行技术改造,形成了通用泵一定生产规模,可进行通用泵批量生产。也是在1959年底,全国水泵行业组织在沈阳成立,组长是沈阳水泵厂沈魁有厂长,副组长是长沙水泵厂粟谷宜厂长。泵行业成立后,开展了行业联合设计,行业产品质量检查、评比,泵行业产品标准制定,加速全国泵行业发展,到60年代末,全国泵专业工厂50家,兼业泵生产厂200余家,泵年产量58.24万台,近1000个品种。
为了加快石油、化工和矿山用泵开发和生产,1972年第一机械工业部和各省机械厅局又一次对主要工业泵厂进行大规模投资,共计3396.2万元,其中武汉水泵厂投了1086.5万元,博山水泵厂投资了644万元,沈阳水泵厂投资451万元,本溪水泵厂投了223.7万元,阳泉水泵厂投资了160万元,给上海、石家庄、天津工业泵厂、宝鸡水泵厂各投资100万元。通过这次大规模投资、技术改造,增强了石油、化工、矿山用泵研发、生产能力。Y型系列离心油泵、F型系列耐腐蚀泵、DKS型系列输油管线泵、FN型熔融尿泵、高速部分流泵、矿山多级泵相继生产出来,供用户使用。
那个年代,一院十一所一级工程师卢俊主持研制的火箭燃料泵、七院八所副总工程师金平仲主持研制的喷水推进泵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唐山煤炭科学研究院的矿用耐磨多级泵、太原煤炭研究所高压注水泵、合肥通用所高速切线泵、中国水利水电研究院灯泡式贯流泵、七院四所的船用泵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欢迎关注微信:泵友圈)大大推进了中国泵专业技术水平的进步。与此同时,整个70年代,农业泵制造业发展速度很快。使得我国泵业生产企业从60年代末50家,增加到70年代末190家,全部是省、地、县营企业和二轻大集体所有制企业。
20世纪80年代,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期,中国泵产业进入了快速成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