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荣轩环保有限公司
地址:苏州市吴中区临湖镇东山大道4088号
联系人:董经理 18915418820
电话:0512-66294806
传真:0512-66294852
E-mail:Doishero@rep88.cn
网址:www.rongxuanjd.com
在首都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考卷上,“北京蓝”始终是最赏心悦目的章节。从雾霾围城到晴空如洗,从应急管控到长效治理,北京用十余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城市半个世纪的治气之路。
如今,这座千年古都正以“绣花功夫”深化大气污染治理,用科技赋能环境监管,让蓝天白云从“奢侈品”变为“日用品”,为超大城市实现从全面达标到深度治理贡献“北京方案”。
破局之战:首次实现全面达标
2022年1月4日,新年首个工作日,在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北京空气质量状况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了一则消息:2021年北京PM2.5年均浓度降至33微克/立方米,大气污染物6项指标首次同步达到国家标准。这是自2013年国家发布新版空气质量标准实施以来,北京市空气质量首次实现全面达标。
而就在此前,《北京市“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提出,到2025年北京市PM2.5浓度下降到35微克/立方米左右。“十四五”开局之年就站到了全面达标线上,这着实是一个里程碑式的突破。
纵观全面达标之前,北京一直处于“哪个大气指标严重就重点治理哪个、哪个环节问题多就治理哪里”的艰难“爬坡期”。那么,2021年是如何突出“重围”的呢?
在众多治理举措中,源解析当数开道先锋。
回到2013年,当时北京PM2.5年均浓度高达89.5微克/立方米,超过国家标准约1.5倍。人们曾一度“谈霾色变”,而开展PM2.5源解析,是“解剖大气”,查找“病根”,“重疴下猛药”的关键举措。
2014年,北京开展了首轮PM2.5源解析,4年之后又开展了第二轮源解析。两轮源解析精准锁定“机动车、燃煤、工业、扬尘”等“群居”“巨污霸”,为此北京前后共实施了近百项治理措施,同时结合污染物的区域传输特征,把防治策略融入到京津冀区域联防联控之中。
在两轮源解析引导下,全市励精图治,压实责任,一茬接一茬地深入实施“一微克”行动,到2020年,PM2.5年均浓度降至每立方米38微克,为有监测记录以来最优。当时,北京大气污染防治经验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纳入“实践案例”,但这个结果与国家35微克/立方米达标线相比,还有差距。
为此,2021年,实施“十四五”的第一年、举办冬奥会的前夕,北京开展了第三轮源解析。
结果显示,本地排放近六成,区域传输占四成,进一步锁定“柴油车、溶剂使用、汽修服务、道路及施工扬尘、石油化工及水泥建材”等重点治理目标,为更进一步精准治气装上了“瞄准镜”。蓝天保卫战当年就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空气质量实现全面达标,优良天数288天,比2013年增加112天。这个成果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誉为“北京奇迹”,在北京大气污染治理历程上具有里程碑意义。